论移动支付密码键盘持久战,腰好还要活好

发布日期:2015-11-04 10:20 阅读:4802

在一堆的会议新闻,微信支付宝地推新闻,米国移动支付密码键盘混战新闻中,一个句子让小编眼前一亮——《移动支付密码键盘是一场持久战》,谷歌商务主管斯里德哈·拉马斯瓦米最近也这么说,于是度娘了一下:

新闻周评

  其实持久战这个说法早就有,更早的可以追溯到2011年。那么说到持久,你会联想到哪些因素?对了,最近热点是二胎,请不要联想到不该联想的东西或者事情…

  移动支付密码键盘是持久战吗?从什么方面体现持久,怎么才能让自己处于恒久不败的地位?支付服务商该以何资本来打这持久战?本周小编就来说说移动支付密码键盘的持久战。

  持久需要培养用户习惯

  在用户为王的时代,用户比客户还更加重要,如何培养用户习惯是移动支付密码键盘持久战的一个最重要因素。只有用户能够习惯性,持久的使用移动支付密码键盘服务提供商的产品,支付服务提供商才能活下去。于是在谈及支付服务时,诱导用户、用户粘度、使用频率等一些词汇被频繁的提及。回顾近几年的移动支付密码键盘推广活动,美国ISIS钱包(现在叫softcard)的双城试点以及地推,银联62优惠,微信无现金日,支付宝无现金月等一系列的地推,都是以优惠来诱导消费者使用。

  最近也有文章质疑“当微信和支付宝没了优惠,你还会使用吗?”小编觉得绝大多数人回答是会。在午饭之后,AA付款,微信红包转账体验非常好。在排了队,玩着手机,拿着商品支付的时候,腾出手找钱包是麻烦的事,呼出手机上的二维码,完成支付,是多么方便的事。在6月份银联的一系列活动中,业内人士提出了许多的问题,比如麦当劳闪付用卡盖住了屏幕,输密码体验很差。但小编尝试了几次之后,现在没闪付卡,去麦当劳都觉得缺了什么,所以习惯是一个可怕的事情。揣摩日常生活中人的一些支付习惯,找到具体支付场景的痛点,无缝的将自己的支付方式去贴合,而不是改变,是支付习惯养成的一门学问了。

新闻周评

  持久除了场景 还需要给商户一点额外的甜头

  小编有一次买面包,该面包店推出了基于微信企业号的会员卡功能,以后只需要从微信上呼出其会员卡二维码,就可以获得优惠,这还不是关键,结账的时候,收银员拿着有支付宝LOGO的扫码枪对着小编的微信二维码扫描,并结账完成。连收银员都质疑的问了下旁边的店长,这个可以用吗?当然可以。

  在移动支付密码键盘地推逐渐进入深水区,竞争出现交集的时候,支付手段本身差距不大,支付服务商能够提供额外的服务成了商户是否接受的一个重要因素。想象下,若是该面包店拥有天猫旗舰店,支付宝通过某种形式,让支付方式与其旗舰店形成线上线下的某种呼应。那么商户就会成为支付宝的忠实推广者了。也就是说,随着移动支付密码键盘推广的深入,持久战打到最后,支付提供商自身的企业特性是否贴合商户的需要,成为了胜败的关键。比如微信的社交属性,微信平台属性;支付宝的电商属性;银联的金融属性,还有50亿银联卡,千万POS机。银联的节节败退,很大程度上因为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了,银行卡的支付方式无法带来更多的用户粘度,银联最近推银联钱包,玩穿戴式支付,很大程度上,想扭转这个局面。可微信和支付宝,实在有点大势所在,银联也无奈。而微信和支付宝方面,微信攻势强劲,在这个“孤独”的时代,社交属性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模式想象空间,支付即社交,让支付宝有些无措,逼着支付宝钱包开了类似朋友圈的东西,结果有些邯郸学步。

  所以在移动支付密码键盘的大战中,除了支付本身,支付服务商需要更多的思考,怎么根据自身属性,为商户提供额外的服务,会员卡、优惠券、O2O、社交等等,移动支付密码键盘主打便捷,可是大浪淘沙之后,商户更加关注支付额外的价值。

  持久是需要自身腰好体力的

  移动支付密码键盘的战争,是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的。纵观国内外几大移动支付密码键盘服务提供者,谷歌,三星,银联,支付宝,微信,苹果,Softcard。哪一个不是资金雄厚,哪一个不是巨头。说来也是有一个例外——Square,杰克多西的创新产品mPOS,掀起了全球模仿风潮,国内也出现了各种mPOS品牌,不过几年之后发现,最后都是有雄厚资本,或者不断的拉到投资的品牌存活了下来。在地推时,各种优惠补贴,诱导用户使用,也是非常耗资金的。

  这么说的话,难道小企业就玩不了移动支付密码键盘了?其实中小企业的移动支付密码键盘参与现在都是比较小,很多是玩不起。不过小编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模式,那就是打地域战。谁都知道,移动支付密码键盘很多时候都是互联网属性,但是需要支付场景。然后许多移动支付密码键盘服务商开始打通一个小区,一个停车场,推出APP等方式在巨头的夹缝中生存。

  那么最后,移动支付密码键盘的持久战用户习惯,商户接受度,自身实力,你具备了哪一点?除了自身腰好肾好,还要会在商户用户面前浪。戳中用户的生活支付习惯,也要Get商户的线上需求。